時間:2021/2/5 14:39:41
正如文學評論家白燁所說:“《中國機器人》大力書寫了機器人科學家為了‘爭氣’的競技——把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改變我國科技落后的面貌作為無盡的壓力和無窮的動力
以新松為藍本的中國機器人發(fā)展史
美國著 名作家、被看作是“網(wǎng)絡文化”的發(fā)言人和觀察者的凱文·凱利有一句名言:人類科技發(fā)展到今天
“新松”
究竟什么是機器人
回顧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過程,遼寧人民出版社社長張東平介紹說:“《中國機器人》被列入中國作協(xié)2016年度重點扶持項目,能夠承擔這部書的出版任務,遼寧人民出版社倍感榮幸,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我們希望將這部書打造成全 面反映中國機器人事業(yè)發(fā)展的史詩性作品,打造成深情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深刻社會影響力和文學感染力的時代精 品力作?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該書的作者為近年來在報告文學界頗有影響、較為活躍的王鴻鵬和馬娜。他們用了半年的時間深入沈陽新松機器人公司體驗生活,細致采訪,并走訪了數(shù)十位相關方面的專家學者搜集素材,體現(xiàn)出了扎實的工作作風和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展讀此書,構思精巧,文字生動鮮活
最初,把外來語robot翻譯成“機器人”而不是“智能機”或其他
我國首部關于中國機器人發(fā)展歷程的圖書也選擇了長篇報告文學這一體裁
科技與文學的這兩次結合,不得不說是一個有趣的巧合。
2016年底,長篇報告文學《中國機器人》一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一個多月之后的2017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該書引發(fā)了出版界和科技界的強烈關注,科技界把它看作是“中國智造的扛鼎之作”,而文學界則評價其是“最 好的中國故事”。
這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怎么看待它所引發(fā)的社會反響和持續(xù)效應?
以拓荒者為樣本的科學家群像素描
展讀這本《中國機器人》,第一個沒想到的就是:作為當今世界高科技領域的“顯學”,中國機器人學的開端,是沒有教材、沒有書本,只靠“中國機器人之父”蔣新松從國際學術會議上拿回來的有限的論文集和會議資料開始的。
這也是這本書的一個主基調(diào),那就是把一個純科研領域的話題置于一個深厚的歷史大背景中來觀照,將機器人的研發(fā)過程與中國知識分子始終如一的愛國、擔當、艱苦奮斗這些獨特的精神氣質(zhì)交融在一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 東曾說:“現(xiàn)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正如文學評論家白燁所說:“《中國機器人》大力書寫了機器人科學家為了‘爭氣’的競技——把追趕世界先進科學技術、改變我國科技落后的面貌作為無盡的壓力和無窮的動力,從而使機器人的研發(fā)與制造,超越了科技與技術的層面,而卓具強國夢、中國夢的重大意義。”
以新松為藍本的中國機器人發(fā)展史
美國著 名作家、被看作是“網(wǎng)絡文化”的發(fā)言人和觀察者的凱文·凱利有一句名言:人類科技發(fā)展到今天,有智能手機是必然的,但有iPhone則不一定。規(guī)律性與偶然性的交織,是科技發(fā)展史中最令人著迷之處。由此也可以引申出這樣的話:中國有機器人是必然的,有新松機器人則是偶然的。將這一必然與偶然完整地呈現(xiàn)出來,是《中國機器人》一書的獨特與巧妙之處。
“新松”,既是中國機器人學的奠基者、我國已故著 名科學家蔣新松院士的名字,同時也是我國第一家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機器人企業(yè)
究竟什么是機器人
回顧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過程,遼寧人民出版社社長張東平介紹說:“《中國機器人》被列入中國作協(xié)2016年度重點扶持項目
該書的作者為近年來在報告文學界頗有影響 經(jīng)營分布城市 每季度成交量 超過100家客戶服務經(jīng)驗
CITY
VOLUME
CLIENTS